写歌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060|回复: 1

[音乐人生] 形式主义何时休?——从王力宏说开去ZT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27 12:3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地址:http://blog.donews.com/freepilo/archive/2006/01/19/701704.aspx

文/甜瓜牧羊犬

听王力宏的《盖世英雄》,我第一个感觉是,这家伙走火入魔了,削尖了脑袋想被载入史册,可是又不得要领,只一根筋儿形式主义走到底,大有不到黄河心不死、不碰南墙不回头的劲儿。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小王,华语乐坛现在谁发片不形式先行大炒这个曲风那个元素的?相比无聊透顶的“机器嘻哈”、“Jisco”以及那些动辄“英式摇滚”却不过都是甜歌蜜曲的陈腔滥调,王力宏的“Chinked-Out”已经算是很有诚意了。

掐指算来,华语流行乐坛的形式主义歪风邪气已经有些年头了。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九十年代初期以前,也就是林志颖、小虎队那会儿(包括这之前),是不讲究这曲风那元素的(更别提再往前的罗大佑或黄舒骏),顶多分个舞曲和抒情,而且也就一笔带过,绝没有铺天盖地地瞎炒。直到有一天,L.A.Boyz和小虫横空出世……当然,形式主义跟L.A.Boyz和小虫无关,他们是先行者,是带头吃螃蟹的人,我们该感谢他们才对,真正可恶的是后来的跟风者,用各种各样假模假式的“中式R&B”或“中式嘻哈”把流行乐坛弄得乌烟瘴气的。中国人本来听的东西就少,哪知道R&B和Hip-Hop是啥样啊,这一整自然就被哄得屁颠儿屁颠儿的。唱片公司一瞅,乐了,嘿,原来咱们的听众就这么好忽悠呢,于是更加肆无忌惮变本加厉,将忽悠进行到底。刚开始打出R&B、Hip-Hop的旗号还是战战兢兢的,再往后就愈发地不要脸了,爵士、灵歌随便喊,英式摇滚张口就来,最后自己都腻味儿了,干脆自个儿瞎编“机器嘻哈”、“Jisco”凑数。可……唱来唱去全是同样的调调,小样儿,你以为换了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

咱再说回王力宏。不可否认,《盖世英雄》里确实有一些值得激赏的想法,跟Jisco这种纯粹宣传产物不同,所谓 “Chinked-Out”绝非空架子。只是,跟别的形式主义者一样,王力宏同样忘了流行音乐创作的根本,内容必须大于形式。跟古典音乐或爵士乐这些已经被形式化了的音乐种类不同,流行音乐从来是不追求形式的,无论R&B或Hip-Hop或摇滚,与其说是一种形式,莫如说是一种表达方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话要说,这些话都有着不同的语境,愤怒的、温柔的、冷冰冰的、热情洋溢的,这些不同的语境对应到音乐上便是各种不同形式。比如愤怒的情绪就不能用R&B来表达。此外,流行音乐的形式还由生活方式来决定,最典型的无疑是Hip-Hop,正因为黑人有那么一种特定的生存状态,Hip-Hop才会成型。受以上两种因素影响,流行音乐的形式不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一切均取决于你要说点什么。另一方面,从受众的角度来说,形式从来不该是判断流行音乐作品好坏的标准。从古至今,任何一种流行的音乐,从来没有因为形式而受到格外关注的。就算如今已经形式化的古典音乐之所以定型成今天这样最初也是为了内容上符合当时的教会和皇室的需要。实际上,迄今为止,没有几个歌手或音乐人是因为创立了某种形式而永垂不朽的,能被载入史册的人绝大多数都用的灵魂、用的内容唱歌而非形式。举个例子,地球人都知道Bob Dylan,又有多少人知道谁发明了民谣?而且,那么多年来,民谣圈子里各种创新不计其数,为什么除了早年因为换电吉他惹过虚声外一直没啥大动作唱歌十年如一日的Bob Dylan始终屹立不倒?理由很简单,人家靠内容而不是形式吃饭。还有,在英国Q杂志刚刚出炉的史上百佳唱片评选2006版中,麦当娜的电音专辑《Ray Of Light》排在33位,比传说中发明了Techno的电音老祖Kraftwerk高出63位。瞧,创立一个形式真没啥大不了的!

虽说,咱中国人好形式主义这口是根深蒂固的,但华语流行音乐并不都是形式大于内容。比如台湾的民歌时代,又比如罗大佑和黄舒骏。本人其实是错过了那个时代的,听罗大佑和黄舒骏也是近两年的事情,就算是这样,我却没发现我跟两位大叔的作品之间存在任何代沟,只觉得他们歌声尽管没有任何时髦的包装,却足以超越时代和辈分的限制,千秋万代传唱下去。他们唱情爱,唱的是“东风/水波明/只骤然来得匆匆/来不及抓紧你的背影/震痛/前世情/呼你一声/唤你一声/唱你一声/为你一阵悲”(《东风》,罗大佑);唱人生,唱的是“多少人默默挥下他们的汗水热血/多少人只是贩卖台面上的谎言/多少人随时准备远走高飞/多少智慧才能破解这虚伪的一切”(《雁渡寒潭》,黄舒骏),唱民族,唱的是“亚细亚的孤儿在风中哭泣/黄色的脸孔有红色的污泥/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惧/西风在东方唱着悲伤的歌曲”(《亚细亚的孤儿》,罗大佑)。如果你觉得这些例子太古老了,那我再举一些新点儿的,阿弟仔知道不?2001年金曲奖打败庾澄庆和王力宏等获得最佳男演唱人的黑马,人家唱的是“好坏/有没有裁判/爱让人平安/爱让人贪婪/王子和乞丐谁比较自在/愈大的口袋装愈多无奈……我一直上上下下地狱和天堂/还在一说谎一边哈里路亚/活的时候太尴尬死了以后太神话/规则就是这样上帝似乎叫我要挣扎”(《挣扎》),真实得如同锥子一般直刺每个人内心深处。再新一点儿就是陈绮贞和拜金小姐,陈绮贞一把木吉他就能唱得一群大老爷们心有戚戚焉,而由陈珊妮、李端娴和可乐王三位奇人组成的“拜金小姐”去年的专辑《拜金小姐2005》既有形式又有内容,堪称完美。“命运是秋水/沧海与桑田/人生就像是/天上宫阙”(《那年夏天宁静的海》,拜金小姐)这么简单几句,远胜过你用一整张专辑宣扬的假大空的所谓“大爱”——不是你把“爱”喊得大声、喊得响亮就叫“大爱”,不是说你想方设法谄媚国人、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就叫“大爱”,不是说你跟着一群粉丝傻乎乎地唱“爱因为在心中”就叫“大爱”,罗大佑、黄舒骏、阿弟仔那样的才是真正的大爱,真正的至情至性。

形式主义者不会有好下场,周杰伦就是最好的例子。想当年,周杰伦刚出道的时候是多有灵气的一个小伙子啊,虽然很多人看不起他的《双截棍》,但我却认为《Jay》和《范特西》绝对是华语乐坛近十年来两张难得的佳作。可惜的是,随着个人风格的确立,曾经那个周杰伦却在形式主义的迷惑下走丢了,接下来我们听到的只是对所谓“周式曲风”的莫名其妙的执迷,前两张专辑里的灵感荡然无存,空留一堆形式皮毛和音符渣滓,最新专辑《十一月的肖邦》更只能用“烂”来形容(不是绝对的烂,是相对的烂,具体评论请参看本人的拙文《烂——评周杰伦十一月的肖邦》)。倒是陶吉吉比较清醒,留意到华语乐坛形式先行、技术至上的问题,不但发表了一篇小论文,声称流行音乐应该“化繁为简”,并在专辑《太平盛世》中实践了简化后的音乐制作方式。虽然效果一般,但路子是对的。纵观环球流行乐坛,“化繁为简”是流行音乐发展的一大潮流,像Jack Johnson、Bright Eyes和Jason Mraz,都以简单的木吉他配器成为欧美流行乐坛的“现象”,其中,前两人去年的专辑卖得不错,而Jason Mraz虽然销量一般,但现场人气很高。此外,近年来轻巧、简约的Indie-Pop大行其道、崇尚“人人都能弹吉他”的朋克的回潮以及一些老乐队纷纷抛弃繁复的配器也很能说明问题(在接连整出一张复杂得让人兴致却却的专辑之后,Blur的主唱Damon Albarn表示乐队的新专辑将回归简洁的朋克传统)。

我从不反对任何人玩儿形式、耍花架子,我也愿意听到各种新鲜的尝试,比如《在梅边》最后那段戏曲Rap就很有趣,但在玩儿形式之前,我们是不是该先好好想想自己打心底里想说啥、能说啥,而不是在言之无物的前提下整一堆花里胡哨、眼花缭乱的形式来唬人?记住,对于流行音乐来说,“唱什么”远比“怎么唱”重要得多!

转后语:此文中间一段觉得对写歌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转上此文。
发表于 2006-2-27 19: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支持顶~~~辛苦了兄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写歌论坛 ( 粤ICP备0609772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4 18:12 , Processed in 0.1878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